2023年6月,一则关于日本航空自卫队F-35战机使用红外系统锁定中国歼-20战斗机的推文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该推文声称在2022年8月中国军队在台海周边举行军事演习期间,日本F-35战机通过其先进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成功锁定了歼-20,而中国飞行员却毫无察觉。这一消息迅速在国内外网络平台发酵,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
推文附带的四张所谓红外成像图显示,歼-20的白色轮廓从不同角度被拍摄,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诸多疑点。首先,这些图像中飞机整体呈现均匀的白色,缺乏真实红外成像应有的温度梯度变化,特别是发动机尾喷口等高温区域应有的明显亮斑。其次,图片中歼-20的鸭翼和垂尾翼面角度固定不变,这与实际飞行中战机需要通过这些控制面调整姿态的物理原理完全不符。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图片很快被网友证实实际上是2023年6月广西南宁一名儿童误吞歼-20玩具模型后,医院拍摄的B超或CT影像。
展开剩余71%从技术层面分析,F-35装备的EOTS系统属于第三代红外探测设备,具备识别目标不同部位温度差异的能力。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官方资料显示,真实的EOTS成像应该能够清晰分辨机身结构特征,而非推文中那种模糊失真的图像。此外,2022年8月台海演习期间,中国空军保持着高度戒备状态,部署了包括空警-500预警机在内的全方位监控体系。在这种严密监视下,日本F-35想要悄无声息地接近并锁定歼-20,从战术层面来看几乎不可能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中美先进战机在东海空域的真实互动情况,前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肯尼斯·威尔斯巴赫将军曾在2022年3月的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会议上透露过重要信息。他证实,在东海某次遭遇中,中国的空警-500预警机率先发现了处于隐身状态的F-35,并将目标信息传递给歼-20实施拦截。当F-35飞行员意识到被锁定时,已经进入歼-20搭载的霹雳-15导弹的有效射程。这一真实案例充分展现了中国空军在预警机与隐身战机协同作战方面的优势。
从战机性能对比来看,歼-20和F-35虽然同属第五代战斗机,但设计理念存在显著差异。歼-20更注重高速拦截能力,其隐身设计不仅针对雷达波,还包括对红外信号的有效抑制。而F-35作为多用途战机,其红外探测系统(DAS)虽然具备全向探测能力,但在实际空战环境下要实现对歼-20的有效锁定仍面临诸多挑战。日本航空自卫队目前装备的F-35A数量有限,且缺乏完整的作战体系配合,其独立作战能力与中国空军完善的预警探测网络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近年来,中国空军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空警-500预警机采用先进的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歼-20战机自2018年正式列装以来,通过不断改进升级,其隐身性能和作战效能持续增强。相比之下,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35机队不仅规模有限,还频繁遭遇技术问题,2023年就曾发生多起因发动机故障导致的事故。
在信息时代,类似此次F-35锁定歼-20的虚假信息之所以能够快速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公众对先进军事装备的好奇心理。但通过理性分析和事实核查,这类缺乏技术依据的谣言终将被揭穿。中国空军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建立起包括预警机、隐身战机、地面雷达网在内的完整作战体系,其真实作战能力不容小觑。未来随着更多先进装备的列装和实战化训练的深入,中国空军必将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发布于:天津市天天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